古今中外,人們對“品格”的解讀基本一致:品性與格調。品,指品性,是一種等級的分類;格,指格調,也與層次相關。西方學者認為,品格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源泉,從長遠來看,品格指導人們的生活。
事實上,人不僅有品格屬性,物也有,比如,花的品格,山的品格,竹的品格,酒的品格,等等。
物的品格屬性,從低到高也分四個層次:品質、品牌、品位、品格。品質是基礎,品牌是名標,品位是價值,品格是境界。
形容“人與物”的品格修煉,最合適的一個字是“度”。所以,才有“度日如年,圓融有度,度人度己,寬容大度,審時度勢”等等之說?!岸取笔菛|、西方哲學的精髓,是智慧之根,是品格修煉的方法、標準和境界。甚至衍生出一門新的學問——度學。
公元67年,東漢初,佛教傳入中國。佛教有“六度”之說:即布施、持戒、忍心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(智慧)。佛教的意義是認知宇宙和人生的真相、苦樂的真諦,以及離苦得樂的方法,給人類以平和、幸福、智慧。
佛教的“六度”與“中國品格”有關系嗎?
北京大學教授、國學大師樓宇烈在《中國的品格》一書中提到: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品格。品格在,國魂在,文明在。樓宇烈認為,中國品格主要歸納為“五維品格”,即“儒、釋、道、醫、藝”。前“三維”與精神品行有關,后“兩維”與物理技藝有關。整體聯動就是:中國人通過“儒家治世、佛家治心、道家治身、醫家治病、農家(商家)治藝”體現出一種獨具東方特色的品行格調。
中國的酒和造酒術,作為世界上唯一能滿足人類“五感六覺”的“魔幻之水”和最早“農家治藝”的直接體現。6000年傳承至今,幾乎淋漓盡致的體現了中國“儒、釋、道、醫、藝”的“五維品格”。因此,才有了“一部中國釀酒史就是一部中國社會生活史”和“中國酒品就是中國人品”的說法。
聯系人:
手 機:136-7700-7333
郵 箱:269771457@qq.com
公 司:繩金塔三花酒集團
地 址:南昌市東湖區富大有路9號贛昌大廈三樓